像物理学,我觉得,它的一个巨大意义就是让人意识到,人是可以去理解宇宙和大自然的。——某知名物理学者
曾经有学生向我吐槽过:现在学物理的人搞材料发的文章的影响都比较高。甚至如果大四就进入课题组的话,研一研二,就可以发不错的文章(1区)。不仅没有后面的毕业压力,而且还捞到现世的实惠(奖学金/以及未来毕业之后去高校的就业机会)。实在是让我们这些学理论基础学科的同志心里不平衡啊。
事实上,由于现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国情,大家只看重如何能转换为经济效益的应用学科。更为重要的是,做材料方面的门槛不是很高,而且文章的产量高。如果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话,材料学科的的确确是很多学生的首选。所以你既然选择了理论,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守的云开见月明。
关于理论的发展
1. Dirac在1931年关于”Magnetic Monopole” 文中指出:理论物理的前途,甚至整个基础物理学前途的发展,有两个不同的可能性。一一个是从实验引导出来的灵感,一-个是从数学的结构的美所引导出来的灵感。时间越来越过去的话,从实验引导出来的灵感要渐渐地退居不重要的位置,因为实验太困难了。所以将来物理学的灵感,最主要要从美的数学方面来。
2. 82年Dirac回答杨振宁提问时说最可能的方向(代数、几何、分析与拓扑)是分析—尽管他的贡献主要是代数性的(Poisson括号、反对易γ矩阵)
3.目前的科研活动基本是应用,多久后会再回到比较基础的问题研究?
4.广义相对论(几何、实数)量子力学(自旋/内部量) ?几何、代数、分析与拓扑协同考虑?
关于材料的发展
1.材料始终以理论为导向的一门技术学科
2.它的存在是如何把理论转化为经济价值
3.当材料学科膨胀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回归到基础学科
4.牛顿流体,记忆金属,极端条件下的特殊材料,石墨烯等下一个材料的至高点是什么呢?
最后引用某大师的一句名言作为结束语:如果一个生物群体,仰望星空的时候,除了真好看,再没别的想法,一定是智力尚未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