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0-21日,首届CCF量子计算大会(The 1st CCF Quantum Computation Conference,CQCC 2022)在主会场郑州和分会场合肥成功召开。

本次大会是国内有史以来专门针对量子计算最浓重的一次会议。大会由CCF主办,CCF量子计算专业组、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共同承办,郑州市高新区政府、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和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协办。
同时,大会由CCF量子计算专业组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本次大会内容丰富,阵容强大,从内容上,本次大会总共分为九大专题论坛,分别为:
专题论坛一:量子计算支撑技术
专题论坛二:量子计算应用
专题论坛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经典计算视角看量子计算
专题论坛四:自主可控的量子编程和编译框架
专题论坛五:量子计算硬件发展-不同物理系统的交叉与碰撞-1
专题论坛六:量子计算教育
专题论坛七:量子洛神荟——八月量子梦华录,洛神商都荟雅集
专题论坛八:量子计算硬件发展——不同物理系统的交叉与碰撞-2
专题论坛九:量子计算理论与算法
从阵容上,参会的人员几乎汇集了产、学、研三界的领军人物。
产业界包括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郭国平、图灵量子创始人金贤敏、启科量子副总裁韩琢 、玻色量子创始人文凯等。




除此之外,还有科技巨头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百度量子研究院刘树森、华为量子计算软件与算法首席科学家翁文康等也出席了会议。
而处于量子计算供应链下端的牛津仪器、是德科技、中船鹏力等也参与了会议。

学术界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中心丁津泰教授、信息工程大学单征教授、清华大学段路明教授、南京大学于扬教授等重磅嘉宾都为大会作了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郑建华院士等专家学者均莅临参会。
研究界有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应明生 、鹏城实验室副研究员郑盛根、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张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副主任工程师相忠诚 、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燕飞等为大会作了相关报告。
量子计算的发展最终将落实到应用上。目前,以美国为首的⻄方国家量子计算产业及行业应用发展迅猛,工业界与产业界结合紧密,沟通顺畅,相较之下,国内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量子计算作为一个快速从实验室走到工业界并有望从工业界快速走到千家万户产业应用场景中去的前沿技术,在质疑与争论时,世界各地的机构和商业组织已经在陆续开展量子计算应用的实践,这也是此次论坛讨论的关键主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届CCF量子计算大会暨首届量子计算产业峰会的最后,由CCF主办多家机构协办,合肥分会场力邀来自不同产业的专家:刘丹(安徽科丞智能健康有限公司 )、刘辉(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陆琦玮(太保科技公司)、韩声军(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公司)、崔超远(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仿生智能中心)、江如海(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等,以及量子知名咨询平台——量子客创始人王流伍担任主持,共同研讨以“量子计算行业应用”为主题的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从以下7个方面对“量子计算行业应用”进行了探讨,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量子计算行业应用的听觉盛宴。
1、中国制药行业是否该大量进行量子计算研究,制药行业哪些场景可以考虑使用量子计算?
2、量子计算的发展会给电力、电网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和影响?
3、量子计算是否会对保险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目前在保险行业做了哪些突破性研究?
4、如何对量子应用进行筹备、思考和开发?
5、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才能够更利于量子计算长足的积累和应用的落地?
6、汽车行业是否已经对量子计算的应用做好准备,如果有应用,将会先在哪些地方引入量子计算?
7、量子计算应用的可能性,目前存在哪些挑战问题?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量子计算具有彻底颠覆金融、化学、生物制药、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引擎,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下一步,会议将促进量子计算工程化以及应用的深度融合,助力量子计算与相关领域的协同创新,推动中国量子计算行业的科学合理发展。
预告,第二届CCF量子计算大会将于2023年在中国量子之都安徽省合肥市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