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比特的主要竞争对手谷歌和IBM 霍尼韦尔采用离子阱技术

保持量子态的时间更长 更不易出错 离子阱量子比特可以很容易与更多量子比特互动
可离子阱设备要比超导设备慢得多

量子电荷耦合器件 (QCCD)
该设备的198个电极可以实现独立控制,以动态地改变电场,使得量子比特可以上下移动以相互影响。
所有量子比特连通性加强 连通性的重要性实际上是由IBM首先提出来的 IBM引入了量子体积测量方法
简单粗暴地增加设备中量子比特的数量,只有在这些量子比特不易出错,且能够真正做有用的工作时,才会有帮助。
量子体积 (QV) 霍尼韦尔在论文中表示,由于其设备的连接性更强,且错误率较低,所以他们可以仅用6个量子比特,就达到IBM的QV64

线性 赛道 网格拓扑 大型规模

初创公司IonQ 用激光束阵列将离子连接在一起,而不是将它们穿梭在一起

霍尼韦尔表示,将一个离子从阱的一端传输到另一段所需最长时间为300微秒
系统会自动检测到这些错误,然后重置整个传输过程,并从最后读取机器状态的地方开始计算
在1000万次的操作中,系统只检测到了三次传输故障
离子阱技术现已成为量子竞赛中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18-4
https://physicsworld.com/a/quantum-computer-based-on-shuttling-ions-is-built-by-honeywell/
声明:此文出于传递高质量信息之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所有图片的版权归属所引用组织机构,此处仅引用,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编 辑:王嘉雯 |审 校:丁 艳
声明: 此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量子客仅提供内容展示平台。出于传递高质量信息之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